2025—2026年,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%以上,通過科技創新、投資優化、需求拓展等多元化舉措,推動行業實現平穩運行與結構優化升級。 工信部、生態環境部、應急管理部、中國人民銀行、國家市場監管總局、國家金融監管總局、中華全國供銷合作總社等七部門近日聯合印發《石化化工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(2025—2026年)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,鎖定未來兩年石化行業發展目標:2025—2026年,行業增加值年均增長5%以上,通過科技創新、投資優化、需求拓展等多元化舉措,推動行業實現平穩運行與結構優化升級。
支柱產業存在結構性矛盾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和支柱產業,石化化工行業經濟總量大、產業關聯度高,事關工業穩定增長和經濟平穩運行。公開數據顯示,2024年石化行業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的14.9%,增速達6.6%,煉油、乙烯等20多類基礎化學品產能居世 界首位。
然而,石化行業同時面臨嚴峻的結構性矛盾。據《中國能源報》記者了解,當前基礎有機原料市場競爭加劇、高端精細化學品供給不足,以及國內需求增速放緩、外部不確定性增加,成為制約石化化工行業發展質量和效益提升的主要矛盾。這些矛盾交織在一起,倒逼全行業尋求穩增長與促轉型的平衡路徑。
工信部原材料工業司在解讀《方案》時指出,出臺《方案》旨在統籌推進穩增長和促轉型,堅持培育行業增長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相結合、供給質量提升與內外需求拓展相結合、市場主導與政府引導相結合,著力實現石化化工行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,夯實行業高質量發展基礎。 勾勒行業發展新路徑 圍繞五大方向,《方案》部署具體措施,旨在構建穩增長與促轉型的雙重動力體系。其中,強化產業科技創新,提升有效供給能力是首要任務,而擴大有效投資,促進轉型升級是另一關鍵舉措。
《方案》提出嚴控新增煉油產能,科學調控乙烯、對二甲苯新增產能投放節奏,防范煤制甲醇行業產能過剩風險。同時,加力推進老舊裝置更新改造,實施“人工智能+石化化工”行動,推動行業高端化、綠色化、數字化轉型。 值得注意的是,《方案》提出組織開展化工園區競爭力、智慧化水平分級評價,引導化工園區對標改造、提級進步。推動化工園區聚焦主導產業強鏈補鏈延鏈,加強與國 家 級經開區、高新區等創新協作和產業聯動,帶動區域經濟增長。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集群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及龍頭企業。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,未來化工園區的轉型升級將成為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。隨著競爭力與智慧化分級評價的全 面展開,園區將從簡單的企業聚集區轉變為創新協同、產業鏈緊密銜接的現代化產業集群。 傳遞清晰信號 業內人士認為,《方案》向石化化工行業傳遞出政策重心轉向精細化調控的清晰信號。
廣發期貨能化分析師苗揚認為,《方案》對石化化工行業提出一系列新要求,即必須從規模擴張轉向質量效益提升;重點發展電子化學品、高性能材料等高端產品;加快全流程自動化改造和減污降碳技術應用。
來源:中國石化報